一、特靈螺桿式壓縮機組在供冷運行中壓縮機顯示壓縮機低壓報警故障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1、 機組系統內制冷劑不足,有滲漏導致制冷系統高低壓差不正 常 (冷凝壓力與蒸發壓 力) 及蒸發器內制冷劑液位過低與壓 , 縮機油槽油位過低,因此向壓縮機各運動部件的供油量減少 (因為螺桿式壓縮機是沒有油泵、而是靠吸排氣間的壓力差 來實現) ,壓縮機油系統的工作過程為: 匯集在壓縮機油槽 內的冷凍潤滑油, 在壓縮機運轉期間是處于排氣壓力之下 (其 間潤滑油經壓縮機內的油分離器所分離)由主油路排出后經 , 油過濾器進行過濾、再經主電磁閥后分為二個油路:
(1)潤滑和冷卻壓縮機吸氣、排氣端軸承后流入壓縮機;
(2)送至容量控制機構,作為控制機構的動力,使滑閥運動。
2、 在明確油路的輸送過程后,再來分析制冷劑不足的問題;制 冷劑不足勢必會引起排氣壓力降低和蒸發器液位過低,當系統壓差過低和蒸發器冷媒液位過低就一定會導致系統回油困難,回油困難又會造成壓縮機油槽油位過低和壓縮機供油量減少;而供油量減少就會使螺桿壓縮機之陰陽轉子、壓縮機 各機械部件間和轉子與缸體之間的油密封效果降低;陰陽轉 2 子潤滑不足、從而會導致轉子之間產生干磨擦,使壓縮機產生不正常噪音,引發低壓報警。
3、 系統高低壓差不正常,排氣壓力過低和油壓偏低;又會導致潤滑和冷卻軸承的供油量減少,輸送到吸排氣端軸承和容量 控制機構的供油量減少,如果吸排氣端軸承缺油,亦會產生干磨(機組運行期間,軸承失油會造成嚴重的設備損壞),并且油冷卻效果降低(帶走軸承室的熱量減少)導致軸承發 熱,磨擦增大,亦會產生異響。如果發現以上軸承失油故障; 和不采取停機措施而使機組繼續運行的話,軸承就會因干磨擦最后卡死、使故障范圍進一步護大。
4、 油過濾器臟堵、油質性能變差等都會導致油壓差增大、主油路電磁閥故障,亦會產生低壓報警。
二、經過對 2#冷水機組在運行中的各項工作參數及運行狀態觀察 分析,發現 機組存在以下不正常參數:
1、 蒸發溫度在 0~1.5℃的范圍浮動,甚至因低蒸發溫度報警而 導致機組停機(蒸發溫度在正常運行時應為:3~7℃之間、標 準工況下) 。
2、 蒸發壓力過低, 其蒸發壓力在 350~422KPAG 之間; (蒸發壓力 在正常運行時應為:448~517KPAG 之間、標準工況下) 。
3、 冷凝壓力過低, 其冷凝壓力在 850KPAG 左右; (冷凝壓力在正 常運行時應為:898~1397KPAG 之間、標準工況下) 。
4、 油壓差繼電器壓力調整值異常;不在標準設定值內(正常設 定值應為:50PSIG)
5、 蒸發器接近溫度值過大(即是冷凍水出水溫度與蒸發溫度的 溫差過大)其數值達到 8℃(機組在正常運行時其蒸發器接 近溫度的理想值應≤2.2℃) ;冷凍水出水溫度偏高,出水溫 度無法降低;
6、 電子膨脹閥的開度達到 95~100%之間(在正常工況和滿負荷 時其開度應為 30~50%, 該數值隨負荷及冷凍水出水溫度和供 回水溫差變化而變化) 。
7、 壓縮機排氣溫度過高,達到 65℃左右;排氣過熱度也偏大, 達到 42℃, (機組在正常運行時其壓縮機排氣溫度溫度的數 值應在: 43~54℃之間或≤60℃, 該數值隨負荷及冷卻水進出 水溫度和冷凝器接近溫度變化而變化)壓縮機電機繞組溫度 ; 有所偏高。
8、 系統滲漏檢查; 采用肥皂水溶液涂抹到懷疑有滲漏的部位 (冷凝器、壓縮機、蒸發器之溫度傳感器、壓力變送器、維修角閥、安全 閥等絲扣連口及其它部位)當涂到壓縮機外(螺桿機通?。みB接絲扣處時, 發現有明顯的滲漏 (接口處已生銹),檢查機組整體狀態和其它有關部位后;未見滲漏。
三、查明原因、找出故障后、 2#機組維修流程并補充制冷劑。
考慮到滲漏處在于壓縮機部位,只能采取冷媒回收或轉移的辦法,工程量偏大,根據多年的維修經驗:
(1)冷媒回收,再充氮氣查漏,雖然壓縮機處有明顯的油跡,但是徹底解決問題還需要看其他部位有無泄漏點。
(2)查找泄漏點之后,拆卸壓縮機,起吊壓縮機,更換密封圈。
(3)系統氮氣保壓,保壓24小時,保證無泄漏點。
(4)放掉氮氣,充注制冷劑、遂準備啟動機組和補充制冷劑,在此之前先將故障排除后油壓差控制值調整到正常狀態(50PSIG)、將控制中心冷凍水 溫設定值適當地降低,負荷百分比及電流百分比設定在 60%的 手動控制狀態,將冷凍水降低率設定至 0.5℃/min,以防止機組在熱負荷過大的情況下增速度過快。
(5) 壓縮機在停機狀態下適當地補充了的特靈專用冷凍油作為補充、因為壓縮機油槽油位已過低。 在完成以上設定程序后, 在完成以上設定程序后,啟動機組并補充制冷劑,同時觀察機組運行工況如:蒸發壓力、蒸發溫度、排氣溫度與冷凝壓力等參數:
文章來源:www.kortingscodes2016.com